两天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一)
1949年7月,为了迎接即将诞生的新中国,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决定面向全国征集国旗图案。在近3000个设计方案中,上海职员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样式,成为最大公约数,并最终被确定为国旗图案。一颗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全国人民;四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寓意“众星之拱北辰”,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匠心独具的设计方案,之所以得到一致认可,绝非偶然。它蕴含了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法宝,反映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对团结统一的追求和向往,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党作为领导核心的情感认同和理性认可。
回想早期的艰苦岁月,我们党经历了那么多的挫折,走了那么多的弯路,说到底就是因为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直到遵义会议,才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党的七大结束后,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社论中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领袖,这就十倍百倍加强了党的团结……这就十倍百倍增强了人民的解放意志与胜利信心,十倍百倍增强了人民的力量。当时全党对于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有了自己坚强领导核心的那份欣喜、那份振奋,现在想来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党的辉煌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历史实践造就杰出的人民领袖。尤其是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往往对历史走势发挥着举旗定向的关键作用,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国家的前途命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大幕已经拉开,“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更加需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需要核心的作用。
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压力、阻力越来越大,任务、责任越来越大,更加需要逆势而上的时代。只有具有非凡的战略定力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够保持如履薄冰的清醒、居安思危的冷静、沉着稳重的应对,才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意志和力量,团结带领人民穿过各种惊涛骇浪,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新的奇迹。
“万山磅礴看主峰”。拥有富有远见、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是时代之幸,国之大幸,是党和国家砥砺前行、走向兴盛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护这个核心,每一个党员都跟定这个核心,用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锋利,一种是剑,另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锋利。
2021年6月18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开幕。玻璃展柜里,一份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手稿原件格外抢眼,引来无数人驻足观看。其实,很多人都看不懂手稿上的文字,吸引他们的是一种神奇力量,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真理的力量。人们要寻找和感悟的是一百年来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
时代出课题,思想解难题。想当初,面对抗日战争的过程究竟将怎样发展,中国能否取得抗战胜利,如何才能取得胜利等问题,毛泽东同志写就了《论持久战》,为最终取得抗战胜利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的指引,让当时深陷绝望中的广大中国人民豁然开朗,得到极大的鼓舞和力量。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能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深刻回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崭新课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理论责任。“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彰显了真理的光芒、思想的伟力。面对时代之问,只要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就一定能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科学理论跨越历史时空,伟大思想荟萃文明精华。想当初,面对新的历史重大转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认清和把握发展大势,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为改革开放赢得了重要战略机遇。现如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人类社会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为解决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面对世界之问,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一定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与世界人民一起在人间正道上携手前行,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组织严密就会力量倍增,体系健全方能行动有力。
时光行进到今天,在抗击世所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村寨,从机关到学校,从写字楼到工厂,广大基层党组织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和带领群众打了一场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的人民战争。“小喇叭”“大喇叭”响遍街头巷尾、千家万户,喊出了疫情防控的“最强音”,打通了抗击疫情的“最后一公里”,凝聚了战胜灾难的强大正能量。
这个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是一张覆盖广泛的组织网络。这张网联结着各级政府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联结着14亿多人民,把全国人民凝聚成了一个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新的征程上,随着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更加完善,这张网络必将深深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让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这个体系尊重首创精神、激发创造活力,展现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独特优势。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方法,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凝聚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不断增强群众组织力,就能够把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先锋最有号召力,模范最有引领力,人格最有感染力。
支前英模马毛姐,百战老兵王占山,医者仁心吴天一,“校长妈妈”张桂梅,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黄文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感动了全中国、感召了无数人,如盏盏明灯,如簇簇烈焰,如闪闪红星,汇聚成照耀全民族的精神光芒。
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党的社会号召力,既源于真理的力量,也源于人格的力量。正是有无数具有超强人格力量的优秀共产党员不断涌现,使人民群众认识我们党、信赖我们党、坚定不移跟党走。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危难中启航、绝境中抗争、困苦中奋斗、平凡中奉献……循着共产党人的足迹,挺立着一个个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傲然身影。
为有牺牲多壮志,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正是共产党人的这种牺牲、担当、奉献,谱写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精神赞歌,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民。
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自古追寻的“汔可小康”梦想已然变成“活跃跃”的现实,孜孜以求的民族复兴梦想已是看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展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就没有任何困难能够压倒中国人民,没有任何惊涛骇浪能够阻挡中华巨轮。我们必将继续成功,我们必定能够成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28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