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暑假“三下乡”(一)---“青春主旋律,筑梦支教”咸师小分队在行动(教科院)

发布日期:2020-07-27    浏览次数:

暑期悄然而至,咸师学子为响应党的号召,履行高校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光荣使命。“青春主旋律,筑梦支教”咸师小分队一行历经一个多月的前期准备,终于在7月12日开始了期待已久淳化县咀头村的支教之旅。

到达淳化县咀头村“青春主旋律,筑梦支教”咸师小分队在稍作休息之后,就开始了前期村子的摸底调研工作,再和淳化县咀头村党委杨书记接洽之后,一个不一样的乡村展现在团队眼前。咀头村位于石桥镇北塬,距省会西安90公里,毗邻211国道,共240户922人。和大多数乡村一样,村里留守老人和幼童居多,年轻劳动力流失现象明显。但和其它村庄不一样的是,平坦干净的柏油马路,错落有致的房屋镶嵌在翠绿的田园之间。尤其是那别开生面的网红游乐场更是模糊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

为了能够尽快走进留守儿童们的心田,让孩子们能够接受突然到访的团队。“青春主旋律,筑梦支教”咸师小分队在和村委会沟通之后,决定通过借用村里的舞台为孩子们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于是紧张又忙碌的节目排练成为接下来的日常,由于团队一行只有15人,同时对节目的质和量又有着严谨的要求,团队要克服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队员一人多职的问题,秦腔,歌曲独唱和合唱,还有舞蹈编排。一项项的任务压在所有队员们的身上。队服在烈日下浸湿了一遍又一遍,但是队员们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又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因为他们知道,有一群孩子在等着他们,期待着他们。队员们最常调侃的是这样一句话:“老师,怎么感觉咱们一天早中午三餐都是连着吃的。”时间飞逝,对于紧张排练的团队队员们更是如此。但是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最终晚会在夜幕之下如期开始。

街舞“大碗宽面”带动全场欢快气氛,小姐姐的秦腔“游园选段”迎来阵阵欢笑,歌曲“心手相牵”清澈甜美,大合唱“稻香”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最后应孩子们的要求,临时增加舞蹈压轴表演节目“火焰下的三小天鹅。”那一夜的欢声笑语和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成为团队珍贵的集体回忆。

演出完美收官,但团队成员的工作却变得更加忙碌了,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下,团队发现除了对留守儿童进行课业辅导和技能培训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望,如何带领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家。让留守儿童能够骄傲的面对未来的人生。一堂恰到好处的思政课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首选,考虑到留守儿童的年龄层次,经过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和分析,最终决定由杨晨同学通过讲解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食》“厨人”通过视频展示,给孩子们打开了一个需要智慧和汗水所浇筑构成的美食世界。用生动的食材故事告诉孩子们乡村是多么难得的宝库,引导孩子们学会通过其它角度来认识世界。为孩子种下勤劳和智慧的种子。当然,仅仅一堂舌尖上的中国讲解作为思政课还远远未达到团队的目的。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了在留守儿童的心田里种下爱党,爱国的种子。由王楠同学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了“厉害了,我的国”影片。通过一个个中国人自己的奇迹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党?什么是国?什么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或许一些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些晦涩深奥,但是种下去的种子,只要精心呵护,总会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思政课结束了,但团队气氛却有些低沉,短短的几天里,“青春主旋律,筑梦支教”咸师小分队全体成员在不知不觉间和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和这里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羁绊。不管团队愿不愿意,离别开始提上日程。团队成员心里总觉得像是有一块大石头堵在那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客总是要离开的。已经习惯了别离的成年人都会有愁思,而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又会怎样呢。“我们应该在做些什么?”团队队长何丽娟轻声说道。瞬间几乎凝滞的空气突然有了活力。“孩子需要父母,如果我们走了,咱们就该帮孩子找回父母。”简单的话语带着不简单的思绪。团队开始围绕如何找回孩子父母开始新的头脑风暴。咀头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241亩,主要产业有葡萄2650亩,油桃506亩,樱桃450亩,花椒219亩,粮食416亩,2019年人均纯收入14200元。但是由于地理区位和宣传的问题,优秀的农产品找不到对口的销售市场。如果能够帮助村民联系到合适的销售渠道,是否在外打工的人们就可以返家了,不用在外为家拼搏。留守的孩子和老人就能见到自己的亲人了。于是“青春主旋律,筑梦支教”咸师小分队踏上了寻找电商之旅,第一站前往淳化县电商孵化基地与负责人吴主任就淳化县电商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通过简单了解。淳化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县、镇、村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系,有着相应的服务网络和对应的服务主体。通过不同层级的服务中心来推动电商企业的发展,各层级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和服务对象。在吴主任的介绍下,团队一行分别前往了咀头村电商发展基地和胡家庙电商发展基地分别对优秀电商企业家黄总和成总进行专访。

通过黄总的介绍,黄总2019年7月份由杭州返回淳化县,创建了一个成员总共10人的电商团队,依托拼多多平台,一天销售额达到15万,销售旺季层达到230万一月。胡家庙的成总是典型的夫妻档,一家年销售额可达到500-600万的淳化本土电商公司老总在我们的想象中应该是西装革履,一幅成功人士的样子,每天坐在办公室里指点江山。但当我们见到本人的时候却有着一种不一样的视觉冲击,黝黑的肤色,搭配着一件白色的短袖衫,看起来不像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反而更像是跑业务的基层员工。伴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逐步了解到更多。淳化雪影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成显华告诉我们其公司年销售额可达到500-600万。主营的核心产品主要是便于存储的干货等农副产品,由于产品质量是电商的生命线所以严格筛选产品就成为重中之重,目前销售的产品共计30多种。在实体销售和电商线上运营之间的关系上其认为两者的结合是未来的主要趋势。销售是主体,因需制宜。当我们询问到其创业经历的时候,成显华先生表现的非常激动,他告诉我们,任何商业模式的推广,都要有好的政策环境,如果不是当初县里推荐他参加“公益中国”的平台。也没有今天的成就。在了解到本团队的聚焦点是“电子商务”之后,成先生给了我们几点建议

“因为我是从员工做起,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要的做什么,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成本管控是关键,尤其是人力成本的控制,在南方工作的时候,见过很多曾今很辉煌的企业因为规模盲目扩大后,导致成本过高而垮掉。在人才方面,最缺的是综求合型人才。要勤快、吃苦耐劳,这些都是基本要求,还有一点就是要具备快速学习能力,不会就去学。”通过对两位电商企业家的采访给团队一行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团队意识到振兴乡村不在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而是切切实实看得到,摸得着的。尤其是两位企业家都提到新媒体渠道对商品销售的影响,希望能够借助高校平台展开合作,为淳化县脱贫攻坚奔小康贡献一份力量。

“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带给团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起初包括作为带队老师的本人在开展活动时都带有一种“高人一等”的心态,认为我们比当地群众要优秀。毕竟我们都是出身于“象牙塔。”但是伴随着调研的开始,一个有血有肉,有欢笑有悲伤的真实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所学确实能够给当地带来有效的帮助,但在其它方面却依然有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我们擅长学习,却并不擅长运用。我们能够微笑面对成功,却不一定能微笑面对挫折。“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与其说是一场帮扶活动,倒不如说是一场大学生的身心洗礼之旅。实践出真知,不外如是。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但这并不是结束,在后续的工作中,“青春主旋律,筑梦支教”咸师小分队全体成员会进一步的充实自身,为淳化县,为咀头村,为留守儿童的笑颜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