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校团委副书记王倩老师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赵星老师带队,大骨班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共7名同学组成的咸阳师范学院“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团,从古都咸阳出发前往红色革命圣地井冈山。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到达井冈山,7月12日实践团成员们按照前期规划的具体路线,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重走红军路,听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革命故事,传承发扬革命精神。
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精神不朽的“圣山”。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分析当时情势,在危难关头,果断实施“农村包围城市”伟大战略,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而把革命的退和进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创立了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奋勇前进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是井冈山的灵魂,这是井冈山的圣火,更是中国从胜利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精神源泉。
怀着对红色摇篮,革命圣地的崇敬与向往之情,为了重走红色之路,感悟井冈精神,一大早“红色之旅”实践团成员们踏上了去往黄洋界的路上,在徒步前行的过程中,实践团队员目睹了同样来参观学习的叔叔掏包时几张百元钞票掉落了下来,但他并不知情,队员们及时前去捡起并归还。乐于助人和拾金不昧在井冈山红色圣地的背景之下,更使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弘扬。
毛主席曾经诗兴如潮对黄洋界发出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蒙蒙薄雾中,队员们们一睹了黄洋界的“芳容”,阴霾的天气使五百里井冈笼罩在薄薄的雾气之中,但依稀可见当年红军构筑的工事。缭绕升腾的云雾似昔日鏖战的硝烟;阵阵松涛,似当年两军激战时的隆隆炮声。感受黄洋界哨口,地势险要,防守森严,当年红军在这儿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之后一路走来,参观了工农红军造币厂、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和朱德曾经工作的地方等。如今尘埃已定,和平年代的日子里,黄洋界用历史的刻痕诉说着当时红军艰苦的斗争环境、简陋的工作条件、落后的医疗条件以及故居墙上的枪眼弹洞等等都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
通过今天的学习与考察,让走出校园的实践团成员更好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加入到社会中。它有助于我们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和知识。同时,社会实践中有很多我们在学校里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经历了一次梦境般的心灵涤荡,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同学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经历和感受,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校团委供稿